DZT 0204-1999 井中激发极化法技术规程

ID

42BC918BA01A42C3B52136401D81183C

文件大小(MB)

0.34

页数:

14

文件格式:

pdf

日期:

2020-1-7

购买:

购买或下载
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
uz,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,Dz/T 0204一1999,井中激发极化法技术规程,1999一09一29发布2000一01一01实施,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,DZ/T 0204-1999,目次,前言、. . t,1 范围.。。。. . 1,2 引用标准. . 1,3 总则。. . 1,4 工作设计,。.. 2,5 仪器设备。,。. . 3,6 野外施工一3,7 资料处理和图示,。。.. 5,8 质量评定。. . 6,9 成果报告..,,1】,,,】111,,一6,10 安全措施。. . 7,附录A(提示的附录) 井中激发极化法记录表。。.. 8,附录B(提示的附录) 成果图格式..‘.。..‘“二‘””“二‘二’二9,B1 X X省XX县XX工区ZKX 孔激发极化测井曲线图。。。.. 9,B2 X X省XX县XX工区ZK X孔井中激电图地一井方式方位测量曲线图 10,B3 X X省XX县XX工区ZKX 孔一X孔井一井方式测量信息剖面图.. 11,nz/T 0204-1999,前台,本 规 程 以1993年原地质矿产部首次编制的“井中激发极化法规程”(试行)为基础,作了较大的修,改,征求了有色、冶金、核工业、石油、煤炭、建材、地矿和国家地震局等有关部门的意见,系统总结了我国,二十多年来的实践经验,使其成为一本行业的井中激发极化法技术规程,它与过去的规定相比,具有以,下的特点:,(1 )井 中 激发极化法作为一个较新的井中物探方法,虽然己陆续推广应用了二1十多年,但仍然没有,一个正式的工作标准,在国际上也没有同类或类似的标准,因此这是首次编制的一本行业标准,它对统,一井中激发极化法的技术要求,保证工作质量,促进技术进步将起重要的作用,(2 )井 中 物探方法是介于地面物探和测井之间的一组物探方法,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工作方式,它兼有地面物探和测井的某些特点,作为两者的方法延伸,本规程兼顾了双方工作者的实际需要,本标 准 的附录A、附录B都是提示的附录,本标 准 由全国地质矿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物探化探分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,本 标 准 主要起草人:李大庆、张连、袁家余、曾繁超,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,DZ/T 0204一1999,井中激发极化法技术规程,范围,本 标 准 对井中(时域)激发极化法(以下简称井中激电)的工作设计、仪器设备、野外施工、资料处理,和图示、质量评定、成果报告,以及安全措施等主要工作环节,提出了基本技术要求,本 规 程 适用于多金属、贵金属硫化矿产勘查的井中激电工作。能源、非金属矿产,以及水文地质勘查,也可参照执行,2 引用标准,下 列 标 准所包含的条文,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。本标准出版时,所示版本均,为有效。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,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的可能性,GB /T 1 4499-1993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符号,DZ /T 0 069-1993 地球物理勘查图图式图例及用色标准,DZ / T 0070- 1993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技术规定,3 总则,3.1 井中激电是勘查多金属和贵金属硫化物矿床、尤其是寻找深部盲矿应优先选用的有效井中物探方,法。正确而充分地应用井中激电,可以扩大钻井的有效控制范围,提高地质工作质量、成果和效益,3.2 并中激电一般能解决下列地质问题:,a) 发 现 井旁或井间的盲矿,确定其埋藏深度及离钻井的距离和方位,b) 预 测 井底盲矿,并估算见矿深度,c) 发 现 、追索、圈定矿体和矿化带,d) 了 解 井区内外岩(矿)层的连续性,e) 划 分 矿体或矿化带,在查证井中阐明引起地面激电异常的原因,对查证的任务是否完成作出评,价,3.3 井中激电有三种工作方式:,a) 地 一井 测量方式:,地 一井 测 量方式,即地面供电、井中测量,当 供 电 电极A位于井口时,可以发现未被钻井揭露的井旁盲矿,并提供钻井岩层剖面的激发极化,背景值,当 A 极 位于钻井四周的不同方位时,称方位测量。方位测量主要用来判定井旁盲矿相对钻井的方,位。其最佳方位应选择在盲矿相对钻井所在的方位,称为主方位;其相反的方位称反方位,b) 井 一地 测量方式:,又 称 井 中激电充电法,即并中供电,地面测量。其排列方式有三种:A极固定,当移动一组测量电极,时,称剖面测量;当移动两组相互垂直的测量电极时,称向量测量;而侧量电极固定在井口附近,A极分,别位于不同深度时,称井一地激电测深,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1999-09-29批准2000-01一01实施,Dz/T 0204一1999,该 测量 方 式主要用来在地面追索和圈定矿体(矿化带)范围,发现相邻的新矿体,c) 井 一 井测量方式:,即 井 中 供电、井中测量,可分为跨孔测量和单孔测量两类,其排列有以下几种:,① 单 极 固定供电,双极移动测量。即将A极按一定间距,置于钻井不同深度,B极置于地面“无穷,远”处,测量电极MN对应不同深度A极,在另一钻井逐次进行测量。所用参数为一次场电位差或二次,场异常电位差,或 单极 固定供电,单极移动测量,而B极和N极置于地面“无穷远”处,并在供电钻井,高密度(即间,距较小)的布置A极,对应不同深度的A极,在另一钻井,用M 极逐次进行电位测量。所用参数为视电,阻率和视极化率。主要用于对井区内的电性分布作层析成像,② 双 极 供电,双极测量。即把AB分别置于钻井某一深度,而将MN置于另一钻井与AB极相同深,度,两者作等深同步移动测量。或两者相差某一深度间距作斜同步移动测量。所用参数为视电阻率和视,极化率,③ 井 中 ……

……